综合新闻
“新时代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31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在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2022年10月29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研究”课题组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校内外长期从事育人工作,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围绕“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内涵、新标准”等主题进行研讨。会议由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教授史宏波主持。

 校工会主席于朝阳老师聚焦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认为应从大学生成长成才历史背景的变迁中、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条件中、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中探求和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深入总结规律。

 生命学院党委书记顾建平老师从大学生培养的理念和方法切入,提出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两个概念的关系思考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内涵,他认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要的是要从思想引导本身出发,在技术迭代速度加快的当下,思考如何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灌”“润”结合,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法学院党委书记汪后继老师提出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做到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老师、以老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但归根到底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他认为当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就是如何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中心。

 校后勤保障中心党委书记蒋立峰老师着重从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劳动育人方面分享了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他根据调研数据说明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劳动教育价值被矮化、被窄化的突出问题,提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大学成长成才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从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两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长成才体系。

 农生学院党委书记侯士兵老师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大学生成才成才规律的新特点,提出要从两点加以考虑:一是从人的角度来看,“人才”首先是“人”,因此,立德是根本,核心是育人,大学生成长成长的首要问题就在于因材施教。二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成长成才离不开一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他提出大学教师需要减负,回归育人初心,把工作的重点重新转移回学生身上。

 体育系党总支书记龚强老师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说起,强调探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不能只停留在大学教育阶段,而应该将研究的视野拓展至大中小学。他指出,成长成才是一个过程,既具有阶段性也具有连贯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段衔接不上,直接影响了高校的育人效果。因此,他从评价的角度阐释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标准问题,“让每个学生更优秀”中的“优秀”应该有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内容。

 校文明办副主任陈哲老师以“以价值引领为发力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介绍了学校五育融合的成果。他认为,五育融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重要方法论,“智”是本位,“德”是先导,“五育”就像人成长中身体所需的不同营养,缺一不可。他提出只有将“五育并举”,人才能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最后,《思想理论教育》副主编曹宁华老师做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观点,认为这些观点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启发。他指出,二十大报告中教育与人才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本出现的顺序提前,更在于其对于我国未来发展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他对课题研究提出两点思路:一是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充分明确青年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深刻理解青年的成长规律实质上是一个互动的信息流和情感流。

 专家们一致希望,要主动积极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课题研究全过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群策群力,再接再厉,认真梳理研讨会取得的成果,为下一阶段系统性开展课题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李尉清、史宏波

审核: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