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声音
上观新闻 | 乔兆红:中国生产力为何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这一点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7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了早日实现国家富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一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今天,回顾这段历程,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跨越式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

从历史上看,毛泽东是第一个把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提出的人。他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逐步地巩固这个制度,“要使它最后巩固起来,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坚持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除了这些以外,还要有各种国际条件的配合。……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时候,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是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除了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思想文化及政治社会的发展。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发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号召。显然,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的。

值得注意的是,“跨越式发展”所跨越的,并不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而是生产力发展的某种具体道路。跨越式发展不同于一般的快速发展,而是表现为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生产力发展上的某种“突进”。由于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够深入,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大跃进”等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做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对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解终于回到了正确轨道上,那就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马克思最早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深入考察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光辉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正是由于将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现代化实践表明,创新不仅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且也是现代化的第一动力。回顾历史,正是由于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由此,给我们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带来两点启示:

一是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我们现在要发展的生产力,已不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高新科技产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尤其是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前途和发展进程。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新发现和新发明不断涌现,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抢占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能否在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21世纪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就意味着掌握了国际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

二是将科技创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结合。新技术革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不断变化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应用体系,现在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还有巨大的、不可知的发展空间。因此,新技术革命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对于生产关系、社会生活、经济形态、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要防止陷入“技术主义”,应积极思考如何使新技术更好地与我们关心的人类福祉相结合,使新技术朝向我们期待的方向更进一步发育成长。当下应当努力推动新科学、新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有效应用,并将之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防范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风险。



来源:上观新闻,2021年7月17日




作者简介:

乔兆红,女,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2003年6月获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2012年调入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工作,2021年5月入职上海交大best365英国体育在线。2009年晋升为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和经济理论。在海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出版相关领域专业学术专著数部,完成研究课题数项。20几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或部分转载。